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最新动态 > 正文

千年运河润姑苏

【来源:本站原创 | 发布日期:2014-08-07 】

——探寻苏州大运河航运水利的作用

201477日,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校美术社团、摄影社团、文学社团、小记者社团及调查组的同学们环古城经宝带桥至盘门到胥门,最后回到乌鹊桥,探寻苏州市千年古运河在当代的航运水利作用。

活动中,在宝带桥边,调查组学生对大运河水文进行实地勘察,孩子们利用自制的小纸船,轻轻放在水面,观察其漂流的方向和速度,从而判断出宝带桥河段的水流速度和流向。孩子们通过简单易行的操作方式,创新性地获得第一手的数据资料,分析研究,实用又好玩。

在盘门水陆城门,学校特别邀请苏州大学历史系的在读研究生为孩子们讲解有关苏州水陆城门(盘门)的结构、作用和历史价值,大伙边听边游,在经专家解说说细致参观并了解了古老的水陆城门对苏城防洪防涝的巨大历史功绩,收获颇丰。孩子们表示,身为苏州人第一次走进苏州古文化遗址之水陆城门,聆听其历史、了解其作用,新鲜而有趣,为假期生活增添了别样的意义。亲自实践,比坐在家中看电视,多了一份集体合作、求得真知的乐趣。

胥门河畔,摄影社团的同学们举起相机,一张张浩浩荡荡的漕运盛世的壮观景象出现在孩子们的镜头里。在胥门百花洲畔,孩子们还走进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观看古代漕运历史遗迹,记录下古运河在当代交通运输中仍发挥举足轻重作用的点滴知识,实践出真知,看来这是现代少年儿童端坐课堂所忽视的。

回到学校附近的乌鹊桥,学校文学社团和小记者社团的孩子们将苏城幽幽水韵幻化成精妙的文字,他们热切地采访了周边老房子里的居民,让他们谈一谈古运河在老苏州眼中的作用;听一听惠老师说苏州河流的人文历史典故,叙一叙曾经的老苏州人是如何与大运河和谐共处的,“我们乌鹊桥边的平常百姓离不开小桥流水,吃喝用穿都离不开眼前的这一条条匆匆流过的小河,流水不仅为老百姓的生活起居提供了便利,还推动了苏州城经济的发展。这些河水最终都将汇入浩瀚的大运河,人与水彼此共融,相互滋养,千年水文化孕育出了一个‘鱼米之乡’,更繁衍出了一代代精致的苏州人,别有一番滋味。”孩子们听着惠老师的讲解,眼前仿佛呈现出老苏州人居于水边生活的点点滴滴。

邂逅身边古迹美丽身影,探寻千年运河的前世今生,实践活动为假期里孩子们的单调生活注入了一丝清凉,走出课堂,学书本之外大知识;走进历史,傲苏城之“运”大文化。

(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  陆静超)

 






上一条:江苏新疆一家亲 克州少年青奥行

下一条:江苏新疆一家亲 克州少年青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