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社会实践系列活动
镜头一:过大年,我把拙政园的窗花搬回家
冬日的阳光照耀着苏城,人们怀着欢乐的心情期待着新年的到来。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校的12名学生代表和老师们一行,来到拙政园,逛园林、看花窗、画花窗,了解拙政园的花窗文化,感悟江南园林的古典精巧之美。12名学生分为四组:美术组、摄影组、科学组、小记者,在园林里各自为营,从不同的角度开展自己的各项调查。活动中,美术组的同学们在张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花窗边,细细地观察园林中的花窗,用手中的画笔绘出独一无二的吴地花窗。花窗形式各异:有梅兰竹菊的造型,有十二生肖的模样,圆的、方的、扩散状的,聚拢来的……各式各样,眼花缭乱,大家在张老师的一一指点下,发现着、惊叹着、感慨着,在洁白的画纸上,细细地勾勒出花窗的轮廓和图案……与绘画组认真安静的绘画截然不同,科学组的学生们一会爬上亭子测量湿度,一会走进厅堂测试内外温度,一会用设备测试花窗的透光性,并根据自己对花窗提出的疑问,亲自动手,实践调查,找寻答案。接下来科学组的同学还将继续研究花窗的坚固性,各种花纹和形状从科学的角度上观察,具有抗弯曲能力强的作用,能经受住更强的压力。小记者们则和摄影组同学们相互联手,在园林中采访游人,无论老人还是小孩,无论外地人还是本地人,无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向他们拿出自己设计的调查问卷,简简单单的几个小问题,透出了广大市民及中外游客对苏州园林的独特理解,认认真真的解答中折射着大伙对苏州园林的。小记者们新颖独特的问题,口齿伶俐的问答,让园林中游人们的啧啧称赞。摄影组的同学们则用他们的镜头记录着学生们和游人之间的一举一动,也记录着园林中花窗那特有的美。
过大年,我把拙政园的花窗“搬”回家,小小的实践,让大伙在园林中,感受着花窗的美,感受着园林的美,感受着吴地文化世界物质文化遗产的美。
镜头二:我的春节,我做主
新春佳节,孩子们在走亲访友之际,利用闲暇,走进苏州园林,和父母一同感受其宁静安逸之美。避开游人如织的旅游旺季,走进身边的一个个临近园子,用文字记录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最难能可贵的是写下自己的诚恳建议,当这一份份沉甸甸的良策好计被郑重投入“意见箱”,孩子们真正感到自己作为一名社会小小公民肩上的责任与重担。六(1)班的朱耀辉同学希望政府能实施一些改善交通、降低当地市民票价等政策,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感受苏州园林的文化魅力,真正爱上这些宝贵的世界遗产。六(5)班的谢林锋同学则建议园林部门开展一些有创意性的活动,来吸引时下更多的年轻人走进苏州园林,以现代的视角挖掘园林的古典之美。看着孩子们这些带有思考性的举荐,老师们在啧啧赞叹之余,更表示,这样的活动符合孩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现代教育理念,是学校畅行“读五书”活动的一种延伸,孩子们通过这样的实践,收获的知识更为牢固;孩子们通过大胆的谏言,亦提升了自我的公民意识。
镜头三:我要给您写封信
寒假即将结束之际,孩子们将一个假期逛逛苏州园林收集来的这些素材进行整理、整合,给市长伯伯、园林局的局长伯伯写了一封长长的书信,记录“我们的发现”,列举“我们的困惑”,提出“我们的质疑”,献上“我们的良策”。小小的一封信中,搜罗了孩子们一个假期里收获的大大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