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从事班级管理工作,难免会遇到一些特殊学生,在同龄人中、同一个集体中,他们往往与众不同,具有比较严重的不良行为,属于教育困难的学生。他们虽然只是极少数,然而对班级教学秩序的破坏极大,使教师感到头痛,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这就告诉我们,对于“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者必须认真研究他们,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并将“特别的爱”洒向“特别的学生”,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
方蕾老师在她的《给特殊孩子更多爱》的优秀班主任专题讲座中不但分析了这些特殊学生形成的主观原因、家庭原因、社会原因,也结合教育心理学分析了这群特殊孩子的共性,更为全校的班主任老师在面对这类孩子的时候支了一些“经验招”。
方老师说: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确实体会颇多,人是有情感、有思想的,尤其现在的小学生思维敏捷、观察力强,要打动他们,转化他们,确实需要花很多心思。针对这方面的各种理论和对策可能很多,但我想,最终需要付出的是教育者的爱。尊重学生,融入爱心;找闪光点,催之上进;增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善于宽容,给改错空间,这些都是“好招妙招”。摒弃对特殊学生的偏见,用真诚和正确有序的引导,必然会帮助特殊学生逐步打开成功之门。
班主任们也根据班级中出现的“特殊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探讨。他们通过一些实例,深层次挖掘学生心理,掌握学生发展动态,及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捷径,展示了不同的管理特色。郑其敏老师道出了一个男班主任的管理特色,张筝老师用诚心、耐心和爱心,滋润着特殊学生的心田。沈徐苗老师则是从怎样预防“问题学生”的产生这个角度谈了自己的班级管理心得。
“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班主任们一致认为,“特殊学生”只是阳光下迟开的花朵,他们的成长更需要阳光雨露的爱抚和滋润,只要我们付出努力,再顽劣的学生,即使依旧顽劣,也相信比放弃要好很多。教育之路上,我们关注个别差异,关爱特殊学生。真诚付出真心,定将收获缤纷果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