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科规 鉴字 — 2013—090305303号
苏 州 市 教 育 科 学 规 划 研 究 课 题
成 果 鉴 定 书
(2010版)
课题名称:《叶圣陶“学生第一”教育思想与引导和保护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行动研究》
课题类别:重点 立项 √
研究单位: 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校
课题主持人: 徐玉英 朱晓芳
结题日期: 2014年2月
一、成果简述
叶圣陶教育思想十分重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最精华的内容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认识,即教育的本质是“为人生”。在当前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学校选择以叶圣陶“学生第一”教学思想为办学理念,研究实践叶圣陶“学生第一”教育思想,构建“以生为本、个性发展”的学生能力发展体系研究,恰与新形势下,深化落实教改的要求相吻合。学校从教育教学各角度出发,创设了适合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构建了适合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德育引导模式;打造出了一套适合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课程与评价体系,一支为小学生健康成长服务的教师团队;并利用高标准的信息化建设,使学生在高效的课堂中获得更高层次地成长。
1、创设适合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
在近年的研究过程中,学校将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营造“最具传统气息”的丰厚校园“忠、孝、廉”文化。
2、构建适合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德育引导模式
学校德育教育一直以“学生第一”的理念指导平时的教育工作,根据学校的特点,积极营造教育文化氛围。以“儒、孝、廉”文化为依托,以引导和保护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开展德育活动,“三礼四节”贯穿小学生整个小学阶段的生活和学习。研究过程中,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紧密结合从各方面对孩子进行教育,培养孩子的小公民意识,在教育中注意知行统一、特色明显,最终提高小学生的生命质量。
3、打造一套适合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课程与评价体系
(1)课程的开设顺应时代发展、符合孩子健康成长
“学生第一”是优质的教育,只有将学生的幸福与成长放在第一位才能促进他们更健康地成长,才能造就出真正的优质教育:充分利用校本课程,深入挖掘。整合周边有利资源,加以提炼;“两体一艺”课程设定,“以人为本”;引入“一对一”数字化学习课程,课堂服务学生。
(2)评价方式的设定追求长远发展、保护孩子健康成长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始终以“学生第一”理念为指导,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继续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多元评价机制,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分层给予评价:期末艺术课程分层自主选择考核方式;单项学艺竞赛;“游泳、阅读、书画、博弈、科技”“五有证书”的评定、“平直十颗星”评选、班级表扬信发放等,使每位学生都有被肯定与鼓励的机会,学校、家长及社会多方参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快乐成长。
4、高标准的信息化建设,使学生在高效的课堂中获得最大的成长
在借鉴传统文化的同时,我校在研究中也着力对于信息化教学对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特添设移动实验箱,保证学生的日常科学实验质量;开通校园宽带网,及时更新网站;引入“一对一”数字化学习设备,以确保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学校先后获得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示范区先进学校、被授予 “普罗米休斯全球互动教学示范校”称号;成立了江苏省首家“数字化移动课堂”;“苏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苏州市中小学实验室建设年专项工程先进集体”、“苏州市中小学教育技术管理装备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5、建设一支为小学生健康成长服务的教师团队
“学生第一”的教师发展,致力于培养学生需要的优秀教师。学校作为学习型单位,重全员学习,重师资队伍建设,重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打造有高尚的教师德性、有积极的价值取向、有娴熟的教学技艺、有较强的科研能力的“四有”型教师队伍,以“课题引领”“专家引领”为抓手,抓实本课题的校本研修工作,进而更好地落实课堂、扎根课堂。
|
二、提交鉴定的成果目录(主件、附件)
要求:分主件、附件编写成果目录。标注成果全称、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成果发表要标注出版社、出版时间或发表刊物(含国际标准刊号,国内统一刊号,邮发代号)及发表时间,成果获奖要标注评奖机构、奖项全称及等第、获奖时间。
成果材料目录:
1、主件:
(1) 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 叶圣陶“学生第一”教育思想与引导和保护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行动研究“结题报告”
(2) 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 叶圣陶“学生第一”教育思想与引导和保护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行动研究成果鉴定书
2、附件:
(1)成果发表:
心平志直,追求学生的健康成长 |
徐玉英 |
江苏教育2011.4 |
省级 |
给孩子一个健康、幸福的童年 |
徐玉英 |
江苏教育报2013你那第20期 |
省级 |
“七巧板”评价模式在小学英语学习发展性评价研究中的实践研究 |
朱晓芳 |
考试研究 2013第六期 |
省级 |
留给学生有效自主探究的时间 |
黄裕鸿 |
江苏教育2011.4 |
省级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生的角色定位 |
韩栋 |
吉林教育2011.12 |
省级 |
让悠扬的笛声成为孩子心灵的亮点 |
徐文萍 |
艺术教育2013年4月总第十期 |
省级 |
教育成就学生之幸福 |
徐玉英 |
好家长好教师教育版2013.06 |
市级 |
谈小学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
谢克惠 |
苏州教育研究 2013年第九期 |
市级 |
(2)教师成长(论文) 另附材料
(3)实践成果(课例) 另附材料
(4)团队成果(学校荣誉) 另附材料
(5)学生收获(学生获奖) 另附材料 |
三、研究单位意见
本课题由我单位 徐玉英 、 朱晓芳 主持,
王颖 、 姚园静 、 陆静超 、 、 、 等
共同研究。现完成课题研究,申请结题。
单位公章:
2014年2月23日 |
四、县市区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本课题研究内容真实,过程规范,方法科学,成果显著。同意申报结题。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
五、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
本课题研究符合要求,达到预期目标,同意结题。
本课题研究评价等第: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
六、备注:
|
填表说明:
1. 封面“苏教科规鉴字 — 号”内按照“结题年份—课题编号”样式填写;
2. “研究单位意见”栏内,“主持”即依次填写组长、副组长姓名,要求与课题管理信息一致,无副组长则划斜线表示;“共同研究”即填写核心成员姓名,限填6位,要求根据其对课题研究的实际贡献排列次序,空缺则划斜线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