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吐槽女儿学渣:为人父母的三重境界
【来源:
| 发布日期:2021-06-04 】
自从看了北大丁教授吐槽自己女儿的视频,每重看一遍,我都要笑一遍。
是迷路的山羊终于找到羊群的那种欢喜,是夜行的路人忽然看见火把的那种共鸣。
谁知道,丁教授谈起自己的女儿,和我们普通人无异,焦虑得直挠头,无奈得直叹气:
“(女儿和我比)差太远了!这就是天道,没办法,你必须接受,不接受能怎么样?她就这样。”
“那完全可以接受,那必须接受。大概率她肯定上不了我这个学校。95%上不了。”
但如果你据此认为,吐槽起自家女儿来,稳准狠的丁教授,是放任自流的佛系老爸,你就大错特错了——
丁教授的女儿,上的是北大附小,海淀区非常牛掰的小学。
因为丁教授的女儿天资平平,小时候又是放养长大,没有报什么补习班,一开始正式入学,就被其他牛娃远远地甩在身后,甚至出现了数学考试倒数的现象。
为了让女儿跟上大部队的步伐,丁教授就想到了一个方法:
每天一来一回共计一个小时的相处中,他在有说有笑的亲子互动里,从博导身份,变成慈祥老父,耐心+细心+费心地给孩子讲数学。
多少自媒体作者,都在写丁教授接受自家孩子的平庸,却没有看到:
北大教授吐槽自家女儿,吐槽归吐槽,认命归认命,苦恼归苦恼,但在看清事实,放平心态,接受现状后,人家还有知识,有方法,有定力,有思路。
好父母,是对孩子无条件接纳后,创造一切可能创造的条件,带孩子一起向前。
我家有普娃一枚,也在咨询中见了太多焦虑父母,我觉得丁教授的家教里,藏着为人父母的三重境界——
初次当爹妈,谁还不是一边疲惫不堪,一边指点江山,一边兵荒马乱,一边抱负满满:
初为人父母,不知天高地厚,不懂真相残忍,不明鸡娃之路多艰辛。
在心怀不切实际的期待里,多少父母,要么自负地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化身,要么自卑地把孩子当成梦想的替代品。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认为自家孩子将来一定走上奔赴罗马的路。
此乃为人父母的第一错觉,也是必须经历的第一重境界。
伴随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用过度期待,在娃周身镶的那层金边,开始脱落松动,消失殆尽。
贪玩,马虎,粗心,叛逆,不听话,写个作业抓耳挠腮,写篇作文理屈词穷,每次考试不上不下……
老父老母在崩溃式陪读中,满面愁容,头发秃顶,衣带渐宽,形容槁枯。
不后悔,只是想不通,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看起来各个方面都那么优秀那么美。
在历经“我家孩子将来肯定有大出息”的幻想破灭后,在接受“我家孩子原来就是普通人一个”的残酷现实后,老父老母们在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痛心疾首中,还是不愿放弃最后的希望:
然后,不管是出身白丁还是鸿儒,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老父老母们都会想尽一切办法,给孩子搭桥铺路,陪孩子过关斩将,让孩子站在自己的肩头,走向更辽阔的山水。
在放弃幻觉,粉碎执念,丢掉不切实际的奢望,真正踏踏实实的陪伴中,回归养育的初心: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娃已经在父母初心回归和深情守望中,悄然长大。
虽然曾被父母嫌弃过,但孩子依然心底善良,热爱这人间烟火;
虽然没有成龙成凤,但是浑身散发的温暖,足以让父母抵御所有寒冬。
这三重境界,是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借助古人诗词,概括的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的三重考验。
心怀幻想,痛苦迷茫→孜孜以求,砥砺奋斗→苦尽甘来,柳暗花明。
这三重境界,也是鸡娃的老父老母,必然要经历的三重心路历程。
过度期待,希望破灭,不知何去何从
→
看清现状,选择认命,仍要不断前行
→
回归初心,觅得真爱,功到自然成。
我是娜姐。
今天的文字,和北大丁教授有关,更和每位修行的老父老母有关。
上一条:好的家庭教育浓缩为6句话!
下一条:致家长:开学了,教育孩子最大的依靠仍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