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关于对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校素质教育督导的通知》,对照《江苏省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考核标准》,我校成立自评小组,认真采集、整理近两年实施素质教育的各类资料和数据,做好自查自评工作,现将我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校创办于清宣统二年(1909年),由清礼部主事孔昭晋创办。建校至今,秉承创办人孔昭晋老先生求学求真务实的风骨,以校训“心平志直”四字凝练表达尊重传统,坚守初心,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与育人追求。
千年学府,百年新学,学校的每一位师生谨记“做文章前先做人”的先哲理想,读书立志,心存高远,立身、立校。目前,学校设有两个校区,本部3至6年级24个教学班,分部1至2年级12个教学班,全校占地面积近11496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8316平方米。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近90名教育工作者传道授业,1590名莘莘学子书海泛舟。
二、各项指标达成情况
1.明确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办学方向。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校这所成立于宣统年间的百年老校,由“平直”这个校名,衍化出“心平志直”这一独特的校园文化。百年来,“平直”两字也深深地在人们心中沉淀,学校提出“学生快乐成长,教师幸福育人,学校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其目的就是传承学校优秀文化,追求卓越,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让学生体验幸福的教育。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科学制定五年发展规划,坚持文化建设,坚持专业发展,坚持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学校发展目标明确,要在当前应试教育大环境下突出素质教育,彰显实验特色。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领下,结合学校当前实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目前存在的现实问题,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2.坚持依法治校,营造和谐教育环境。学校认真落实省市有关规范办学行为的文件精神,制定修订各类维护教学秩序和师生权益的学校制度。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校务公开制度,充分发挥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作用,让教师知校情,参校事,议校政。同时,学校以章程为统领,依据法律和章程的原则与要求,制定并完善学校管理、德育、教学、科研、学生、人事、财务、安全、后勤等各方面的管理制度,形成健全、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修订并完善了学校管理制度汇编,其中包括“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德育类”评优评先方案及实施细则、“家长开放日”活动实施意见等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在工作实践中,结合学校实际,不断完善各项制度,真正使制度能落实到工作中去,并取得好的成效。学校制订《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方案细则》,并经过不断地完善,形成完整的考核体系,鼓励师生争创一流。
3.规范办学行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课程上足课时,没有随意增减课程门类、增加教学难度和课时的现象。高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结合生活实际的研学活动。学生每天在校集中学习时间严格控制在6小时以内,不组织学生节假日集体补课,严禁教师在正常教育教学计划之外组织有偿补课活动。严格控制了学生作业总量,中高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1小时以内。严格控制竞赛项目,没有组织未经省教育厅批准的各种竞赛活动;学校课程表、作息时间表上网公示,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生家长、社会各界的监督。
规范考试招生行为,近几年我校严格控制考试次数,每学期只进行一次考试,学业成绩一律实行等级制。学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定了科学有效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和管理制度,学校、家长及社会多方共同参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校坚持“依法、就近、免试”入学原则,每年5月公布施教区,并通过校园网和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向社会公布,社会反响好。严格执行教育收费政策、规范教育收费行为。服务性收费仅有社会实践活动费1项,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使用,同时坚持执行服务性收费公示制度,收费公示张贴清晰、位置醒目,自觉向家长、学生公布。近年来,学校没有发生一起乱收费事件。
4.坚持立德树人,丰富教育发展实践。学校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核心,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学校细化《中小学生守则》,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礼仪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诚信教育、心理教育和生命教育。通过开展“美德好少年”“阳光少年”“好少年”“好孩子”“优秀少先队员”评选,组织学生到敬老院、教育博物馆做志愿者等活动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学校开辟心理咨询室,配备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做好学生不良情绪的疏导工作,不断提高学生解决自我心理问题的能力。
(1)学生社团创新建设,给予学生个性体验。创新社团建设结合学校已有艺术特色,赋予社团文化品位,又充分整合学生多元个性和校园多元文化,既保证学生差异发展,又能高扬德育主旋律。开发丰富的个性课程,将社团活动课程化、校本化。基于平直实小百年特色,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学校个性课程包括:德善书院、诵读、趣味数学、书法、足球、绢宫扇、信息技术等;学生个性课程包括:运动项目选修、艺术项目选修和科技项目选修、提升课程以及众多自主创新课程,如小主持人社团、小记者社团、小小讲解员社团等。
(2)创设“三礼四节”项目,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学校开展“三礼”主题文化活动“入学礼”“成长礼”“毕业礼”,贯穿每一个学生六年成长。设立“四节”传统教育活动“百孝节”“昭忠节”“腊八节”“消寒节”,贯穿每一名学生一年四季成长。每一个传统的节日,需要家长的倾情相伴,助力成长,让有机的联动,系统化、整体化地为学生构建起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
(3)借助“校园四季”活动,丰富活动育人价值。为丰富学生德、智、体、美、劳发展内容,学校每年将在特定的时间开展校园“艺术节”“体育节”“数智节”“科技节”“阅读节”和“英语节”;配合传统节日,学校将坚持清明祭扫先烈、红十字公益活动、重阳关爱活动等。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我们都将最大限度的发挥家委会、家长志愿者的作用,同时让家长一同参与,见证孩子成长的同时,了解孩子的校园生活,明确孩子的素养发展。学校在不同的阶段,适时的开展各项公益活动,旨在培养孩子建立投身社会公益的意识,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希望家长一同参与每一次公益活动,真正做到言传身教。
(4)整合周边文化资源,古今文化铸就教育“经线”。平直实小地处姑苏名城文化中心,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及历史人文,构建了独特的校园文化体系。学校整合周边文化资源,创新设计校本教材《平直觅踪》,并将其纳入课程教学,作为特色项目开发地域文化校本课程,担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
(5)整合周边平台资源,创新课堂打造教育“纬线”。学校毗邻苏州市图书馆、文庙碑刻博物馆、沧浪亭五百名贤聚居之所、苏州教育博物馆等文化圣地,借助优势地理位置,及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开展经典诵读教育,“第二课堂”教育充分考虑地域资源利用的必然选择。在活用周边资源中汲取的养分,拔节生命成长,才能助我们有所“长”。学校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凝聚专家学者力量,开设“平直学堂”,弘扬中华经典诵读文化,为营造城市人文氛围,积极推进苏州“德善之城”的建设。同时,学校与苏州市教育博物馆合作的“小小讲解员”项目已经取得初步成果,并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既能了解苏式教育的悠久历史文化,感受苏式文化的脉络精髓,同时接触各种现代化手段,将苏式教育更好的呈现,以本呈现,以人呈现,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的社会能力,提升平直学子品格素养。
(6)探索“三位一体”模式,提升家校共育合力。学校开放了“家长志愿”活动通道,让更多的家长能够走进学校,服务学生,服务社会。“爱心护航”,为学生的上下学保驾护航;“家长讲师”,聘请家长到校为学生上课,使学校小课堂变成生活大课堂,使学校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带来更精彩的“生活实践课”,让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有更大的长进;“家长助理”让家长参与学校各种活动的志愿服务,为学校建设出一份力,献一份爱心。通过学校渠道,让家长良好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对孩子产生影响,形成共鸣;让家长美好的形象留在孩子心中,形成正能量;让家长的服务意识渗透在孩子的日常行为,践行美好家训家风。
5.提高课堂效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学校严格落实减负规定,重视课堂教学质量,在提高课堂效率上狠下功夫,切实体现“减负增效”的教学要求。学校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控与问责制度,聘请家长担任减负监督员,加强监控与管理的教育活动。学校制定了细致、有效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努力做好教学“七认真”工作,大力推进校本教研活动,学校建立健全课堂教学听课、评课、公开课制度,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各学科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教研活动,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学校引入大数据质量分析平台,借用平台分析的数据,总结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这些问题,通过数据分析,挖掘造成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提出科学的改进和提高措施,给学科和教师、学生的现状把脉问诊。学校科学合理地制定作业规范要求,作业做到精制精选、及时批改、认真反馈。教师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有针对性地对学困生、学优生进行辅导。
6.注重内涵建设,提升学校办学成效。近三年学生学业合格率分别为99.6 %、99.4 %、99.5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分别为97.1 %、97.5%、97.4%;学校坚持走有个性、有特色的办学之路,大数据运用、综合素质评价、品格教育、家庭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教体结合特色鲜明,得到同行认同和上级肯定;学校办学水平提高,社会满意度逐年提高。
(1)基于大数据的教育质量管理与创新运用。学校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覆盖全体师生和教与学全过程的教育管理与监测体系,树立了“为诊断而测评、为减负而测评、为发展而测评”的评价观。树立了“既要遵循课程标准,又要基于本校教与学的实际学情”的命题观。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对教学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分析、预警,实现事中事后监管,提高教学管理的水平,从经验说话转向“用数据教学、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机制,精准评估教学的过程和效果。
(2)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学校基于数据平台建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从“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和“学业水平”七方面综合评价学生发展。基于大数据系统分析,从主观评价转向精准的数字化客观评价,实时反馈动态评价;帮助学生记录成长性足迹,也帮助教师记录教学发展轨迹,相互促进和谐师生关系;鼓励家长共同参与到教育中,多了解孩子学习、生活情况、学习正确的指导方式,实现学生家长共同进步;应用激励机制引导学生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实践中去体验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构建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3)开展品格教育项目实践与探索。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通过“听看”先导、“练用”跟进、“思行”共生、“评鉴”留白四个路径,有效地导航学生成长。承办苏州市中小学德育区域展示(姑苏区专场)活动, 展示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与阶段性成果;《知行课程:从“教学体系”到“成长体系”的开发实施研究》项目入选苏州市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着眼于学生品格提升特色资源的开发、共享、利用与建设,推行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网络。20多门课程、30多个社团、形成大大小小的新集体,成为平直实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基石、课程开发的核心、育人文化的新元素。
(4)家庭教育课程项目实施。学校通过校长负责、行政主抓、校级家委会牵头,班级家委会实施的层级制度有序推进各项家庭教育课程的展开。通过开放“家长志愿”通道,让更多的家长走进学校,服务学生,服务社会。“爱心护航”,为学生的上下学保驾,护航;“家长讲师”,聘请家长到校为学生上课,使学校小课堂变成生活大课堂,使为学生带来更精彩的“生活实践课”;“家长助理”让家长参与学校各种活动的志愿服务,为学校建设出一份力,献一份爱心。通过学校渠道,让家长良好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对孩子产生影响,形成共鸣;让家长美好的形象留在孩子心中,形成正能量;让家长的服务意识渗透在孩子的日常行为,真正实现言传身教,践行美好家训家风。
(5)推进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倚重地域文化,迎合时代气息,倾力多级课程的建设与落实:坚守国家课程,夯实传统文化教育基础;开发绢宫扇、竹笛、棋类等传统文化校本课程,返璞归真,陶冶孩子的美育情怀;建设德善书院、小百灵合唱团、茉莉花舞蹈团、玉兰雅诵等传统文化社团,百花齐放,操练孩子的美德素养;传统文化教育本身蕴含丰富的内容和活动形式,平直实小传统文化教育不局限于课堂教学,学校积极拓展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的空间,多渠道、多方位让平直学子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为此,学校开展延伸假期苏式传统糕点工坊制作等“非遗”项目体验类活动,拓展实践,倾力孩子能力的潜意识培育;学校“三礼”主题文化活动“入学礼”“成长礼”“毕业礼”,贯穿每一个学生六年成长。“四节”传统教育活动“百孝节”“昭忠节”“腊八节”“消寒节”,贯穿每一名学生一年四季成长。每一个传统的节日,都是孩子成长的一个节点,学校系统化、整体化地为学生构建起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
(6)立足游泳项目,教体结合。学校与苏州市民健身中心签订共享教学资源协议,作为学生游泳校本课程的基地,为学校游泳课程的实施提供的教学设施和场所。学校游泳课程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游泳技能和技巧,进而磨炼意志,增强体质,受益终生。在市体育局的支持下,成立了竞技游泳队和花样游泳队,点面推进的游泳项目,共同为学生打造一个精品体育活动,提高游泳特色知名度,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
7.坚持多措并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制定实施方案并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把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摆上了突出位置,努力提升教师的思想素养和道德品质,注重塑造教师的健康人格和高尚师表,大力倡导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
(1)加强师德建设,树立教师良好形象。学校制定师德师风建设专项实施方案,出台相关有针对性的师德建设规章制度,定期开展师德师风校本培训,精心组织各类丰富多彩的思想教育和师德宣教活动;学校重视师德表现,通过签订师德责任书、承诺书,师德监督小组监督,以及组织开展学生及家长师德问卷调查,个人自评、互评等形式,每年都对教师师德进行考核,做到师德考核与业务考核并重。学校在制定绩效考核方案、岗位聘用、评优评先时,师德表现都作为首要内容,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同时,我校坚持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工作制度,尊重和维护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权益。我校无体罚与变相体罚及其他侮辱学生等违法违规行为。
(2)完善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发展好每一位教师”为目标,制定了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学校通过师徒结对活动及各类专题研讨活动,为教师提供发展平台。通过抓培训、搞竞赛、重研修,即实施“上岗前培训,施教中辅导,培训中研修,研修中提高,管理中成长”的有效策略,实现培训、研修、管理、发展一体化;目前学校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骨干教师、名优教师比重不断加大,专任教师中区级以上骨干占20%。
(3)加强教育科研,提升教学改革内涵。学校教师围绕国家级信息课题《大数据时代的学业检测与诊断分析的实践研究》和省级课题《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研究》课题积极参与课程开发,教师参与率100%,同时将大数据信息用于辅助教学活动。在此基础上,我校获2018年度苏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检测结果运用优秀案例评选一等奖,并在《姑苏教育研究》2018年4月总第20期课题研究板块中进行专题展示。我校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各级信息化竞赛,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方法和途径,获得了一定成效。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与信息技术密切结合,运用大数据进行教学分析已经成为教师工作的常态,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率。
三、存在问题与困难
1.激发教师自身发展内驱力的思考。学校发展很重要的一项是教师的发展,而中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更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关系到教师自身发展及学校发展的双赢。目前学校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不强,如何让教师由“要我发展”转变为“我要发展”?
2.学校文化建设缺少特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形式单一,措施、手段还不能与学校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紧密结合,实际效果还不够明显。学校校训“心平志直”引领学校工作,可以在哪些方面继续提升?
四、今后打算
要发展就会有困难和阻力,学校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发展五年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在已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力争新突破、新成就、新奉献,再谱凯歌,再铸辉煌!平直实小即将迎来建校110周年,平直人有信心、有能力、有干劲、有措施确保我们的目标胜利实现,以不辜负上级领导与姑苏区人民的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