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历史沿革
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校创办于1909年(清宣统元年),初名简易模范识字学塾第三塾,校址在平桥南堍昭忠祠内。
1912年(民国元年),洛伽禅院内设立私塾,昭忠祠设施药局。
1913年(民国二年),撤销私塾和施药局,改名为吴县南区第四初等小学校。
1949年7月,改名为苏州市平直中心国民学校。
吴县南苑镇第一中心国民学校全体教职员及复校后第二届毕业生留影
1960年,拓宽平桥直街,拆除洛伽禅院及韦白二公祠前部。私立国基小学并入,为平直小学二院。
1960年,1971年小学拓建,昭忠祠和节孝贞烈祠全部拆除。
1968年,改名为苏州市红旗小学。
1970年至1972年间,改称五卅路小学。
1973年,长洲路小学并入,校名恢复为平直中心小学。
1978年,小学第二期工程扩建,总孝子祠和韦白二公祠余屋全部拆除。
1990年,燕家巷小学并入。
1990年建校八十周年纪念
2000年建校九十周年
2002年,竹辉小学并入。
2006年,经江苏育厅确认,获“江苏省实验小学”称号,更名为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校。
2024年5月,原苏州市南环实验小学校与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校整合撤并,校名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校。
校园现貌
名人附录:
陈倩,平直学生,中国女子现代五项队队员。2009年世锦赛,陈倩取得历史性突破,成为中国首个女子现代五项世界冠军,也是继钱震华夺得2005年世锦赛冠军后,中国第二个现代五项世界冠军。在2016里约奥运女子现代五项比赛中,获得第四,创造了个人奥运最好成绩在比赛中完成了突破。
蒋雄达,平直学生,男,1937年6月生。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海军歌舞团管弦乐队首席,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大学生室内乐团常任指挥,北京少年室内乐团以及太阳青少年乐团音乐总监、常任指挥,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儿童音乐学会会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沈八中,平直学生,美国博康公司资深科学家、技术副总监,2008年4月获得博康公司杰出工程师奖。长期从事通信编码的理论与应用的研究工作,在Turbo码和LDPC码等方面有深入研究。他主持并设计了世界第一片具有高阶调制及Turbo编码技术的卫星电视机顶盒芯片;参与IEEE 802.3an (10GBaseT Ethernet)标准制定,所设计的低密度码和128 double square constellation mapping被标准采纳,之后又开发了高速有效的硬件和软件译码技术,此芯片已大批量生产。参与IEEE 802.11n (WiFi)标准制定,所设计的低密度码被采纳为标准;参与3GPP LTE标准制定,所开发的任意多并行器TURBO编码译码技术为QPP interleave最终采纳为标准;参与MoCA (Multimedia over Coax Alliance) 2.0标准制定,所设计的低密度码被采纳为标准;参与WiGiG和IEEE 802.11ad标准制定,所设计的所有4个低密度码及新颖的header coding系统被采纳为标准。在国际著名的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拥有91项美国专利。
顾小杰,男,江苏苏州人,平直学生,1959年4月出生,毕业于南京大学。现任中国驻沙特大使。
潘厚任,男,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苏州人,平直学生,五十年代就读于苏州一中。毕业后从事太空科技学习研究。参与我国首批箭载星载太空探测仪的设计研制和卫星轨道计算,参加我国第一第二颗人造卫星的总体设计和卫星系统规划的制定,曾获七项国家和中科院成果奖。
金海鸥,男,汉族,籍贯江苏,1947年出生,苏州市首届民间工艺美术家;苏州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设计分会理事;“中华和钟”主创人;中国科技学院特别嘉奖获得者;多项“中国家文化部科技进步奖”获得者;获苏州市政府颁发的“江南十大创意策划大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