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5日,《名城新闻网》,记者:屠伟裕)
近日,“浸润经典 传承文化”长三角千校结对“玉兰花开”小组2017年线下活动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拉开序幕。
上海市闵行区吴泾镇彭秀峰副镇长、镇办公室主任和教委陈锋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与终身教育处盛爱民处长和中文系副主任吕志峰教授、闵行区教育学院技术中心朱林辉主任、区小学研训员杨献荣和景洪春老师、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杭州采荷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的领导和老师们参与了本次活动,汇聚紫竹校园,
开幕式上各级领导一一致辞,对本次活动寄予了圆满举办的殷切期望,我校徐玉英校长在长三角结对主题发言中对本校的“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致辞交流结束后,以“浸润经典 传承文化”为主题的四个教学版块活动平行开展:上午的语文教研活动中,来自5所学校的8位教师就识字、写字、练习、写作的不同课型进行了课堂展示,课后4位专家予以了精准的点评,我校董俊老师执教的《练习5》获得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吕志峰教授的肯定和赞赏。
中午紫竹小学的师生们呈现了一台精彩丰呈的节目:“翻雪山,过草地,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紫竹同学们用微报告的形式重现了历史,追忆长征路上的艰难;饮水思源,常怀感恩,《悠悠岁月,孝亲永相随》,孩子们诉说着父母恩,爱国情;慷慨激昂的《沁园春?雪》,带领来宾们感受祖国多娇的美景;书画舞《梧桐引得凤凰来》,将整场节目推向高潮。
下午区研训员景洪春老师《依标扣本,教儿童学语文》的讲座,让在座的老师如沐春风,深刻体悟到语文教师不是教语文的,而是教学生学语文的,只有目中有人,才能教文育人,着实值得我们深思。下午的活动接近尾声之际,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编剧张之路走进校园,与学生们畅谈阅读及写作,大家受益匪浅。
新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语文教师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师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生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此次语文学科的教学研讨活动不仅探索了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课堂变革,弘扬了中国语言文字之大美,传承了传统文化之精深,更促进了“江、浙、沪、皖”三省一市各校学科教学建设。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是结束,而是又一个新的开始,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杭州采荷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四校已翘首企盼下一次相约杭州西子湖畔,共同展望教育的新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