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媒体速递 > 正文

【传统文化进校园】平直实小:小小虎头鞋玩出大花样

【来源:本站原创 | 发布日期:2017-06-15 】

2017614日,《苏州教育网》,记者:仇荣剑)

平直实小老师 张宁:回针,在外面进针,回针比较结实、牢一点,利用起花边的弧面,都戳在每一个弧线上,就可以了……

每周一下午,在平直实验小学的美术教室里,总有一群学生在这里“穿针引线”,他们做的可不是简单的缝补,而是一双双小巧可爱的虎头鞋。绱鞋底、饰虎身、纳鞋底、包边、绣虎面……同学们分工明确,各忙各的。张宁老师是学校虎头鞋社团的负责老师,她介绍,学校教孩子的是非遗的款式,虎头是翘起来的,与鞋体是一片式的。看着简单,真正做起来,工序十分复杂,光是虎头上就需要刺绣、拔花等多种针法,并通过不同粗细的线条勾勒,才能生动地表现出虎的威猛。

美术老师 张宁:我们学校从四年级开始在劳技课上教孩子平针、回针等基本的针法,到了五六年级再从最基础的鞋底的螺旋式的回针开始练习,把针法练好了再开始学绣虎头。

令记者惊讶的是,一群小“绣娘”里竟然还有两位男生。人称“包边小王子”的湛乐康看起来笨拙可爱,一针一线,动作很是娴熟。

平直实小学生 湛乐康:我已经包边一年多时间了,没有什么技巧在里面,只要多练习就很熟练了。

平直实小学生 金天翔:缝的时候一直被戳到手指,数不清被戳到多少次了。

记者:那为什么还一直坚持下来?

平直实小学生 金天翔:特别喜欢这门手艺,也特别感兴趣,就坚持下来了。

考虑到纯手工的虎头鞋对低年级学生有些难度,美术老师宋佳希想到了用彩泥教学生制作虎头鞋。

美术老师 宋佳希:粘土颜色很鲜艳,塑形能力有很强,保存的时间也很长,我就在所有的班级都开展了用粘土材质创作虎头鞋的课程,既可以培养他们动手能力,又可以培养他们色彩搭配能力。我先把鞋面和鞋底的模板做好,让孩子用海绵纸把鞋面和鞋底裁剪好,再用超级粘土做虎头,跟小时候玩橡皮泥差不多,但超级粘土的颜色更鲜艳 ,最后用叠加和颜色对比的方法进行组合。

平直实小学生 田可心:最困难的地方就是把这些线捋平,再打个结,把多余的线剪掉粘在虎头鞋上,我觉得这是最费事儿的。这个虎头鞋一可以驱邪,二这是我们祖先传承下来的东西,三我自己本来就很感兴趣,所以我一直坚持学习。

记者了解到,学校从2013年开始着手探究虎头鞋,四年来,在制作虎头鞋的过程中不断赋予了新的元素。

美术老师 宋佳希:往年我们都是制作虎头鞋为主,今年我们新加了五毒衣和虎头帽,让这一套装饰更完美的呈现出来。我们美术老师讨论了如何设计,如何更简单的教授给学生,在制作的时候要加上人物的动态,帽子用渐变色的方法制作,因为三四年级正好学习到渐变色课程,用课堂上学习的东西融入进去,呈现出的作品就更漂亮一些。

平直实小学生 蒋熙雯:这个虎头帽是我花了大概一个星期的时间制作出来的。这里面有三种针法。这是平针,这是回针,这是三角针,最讲究是三角针了,每个三角形的大小要差不多相同,之间三角形之间的相距也要差不多。

美术老师 张宁:我们会给虎头鞋上配上爪子,会用一珠子、亮片配在虎头上做装饰,学生也会把一些新的装饰品增添进去,而不仅仅是绣线。

在平直,虎头鞋只是继承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还有玲珑的绢宫扇、精致的盘扣……吴地的古韵今风与小小课堂融合,迸发出创新的活力,传承和发展蕴含在每个孩子的双眼和双手之中。

美术老师 宋佳希:制作虎头鞋培养孩子了解苏州传统文化精神,也是对孩子能力的一种创新。现在的孩子动手能力都很强,在不同孩子的作品中都能找到亮点,这也是我教学中最开心的一件事儿。(仇荣剑)

 


上一条:浸润经典 传承文化

下一条:长三角千校结对“玉兰花开”小组线下活动在沪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