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8日,《姑苏文教》)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
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
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才知道那间教室,
放飞的是希望,
守巢的总是你.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才知道那块黑板,
写下的是真理
擦去的是功利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
让所有的难题成了乐趣.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有力,
你总喜欢把我们高高举起.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才知道那支粉笔,
画出的是彩虹
洒下的是泪滴.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才知道那个讲台
举起的是别人,
奉献的是自己.
事过境迁,机缘巧,27年后我又再度踏进了我的母校——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校。就在1990年的9月1日,我在妈妈的牵引下走进了这所当年还叫平直中心小学的校园里,开始了我的小学生活。那时,我望着妈妈远去的背影,我对即将开启的小学生活充满了陌生、孤独和不安。


很快,我遇到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任班主任——杨凤珍老师,杨老师既严肃又慈爱。由于我小时候从没有上过幼儿园,所以行为习惯可能是班级里最差的一个,上课插嘴、调皮捣蛋也是家常便饭,字也写的很丑。在现实中虽已遥不可及,但记忆却清晰的将那一幕幕仔细雕刻了下来:您总是先耐心地校正我拿笔的姿势,然后右手轻轻握住我的手和笔,左手微微将我的额头抬高,使我身体坐直。每次,我只感觉到额头上软软的、柔柔的触感,背脊便不自觉地直了起来。
随着时间慢慢流走,我已渐渐长大,升到了四年级,遇到了令我铭记终生的数学老师——陈志诚老师。他是我遇到的第一个男老师,也是我一生中最喜欢、最尊敬的数学老师,也是因为受他的影响,我长大后毅然选择了老师,走上了三尺讲台。
依稀记得,在我遇到陈老师之前,我的数学成绩并不算很好,甚至说是有点差的。在遇到陈老师之后,我就被他身上的魅力所深深吸引,上课时,他亲切的言语、慈祥的神情让我慢慢的克服了对难题的恐惧,当我做错题目时,他总是会摸摸我的头,让我再想想。
陈老师在课堂上的一些理念,就算放到现在也是很先进的,每周陈老师总会给我们出1-2题的思考题和趣味题来拓展数学思维,开阔数学眼界。利用下课的时间和我们交流解题的思路,给我们颁发“数学小新秀”的头衔。让我这个曾经一度对数学心存恐惧的孩子,开始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是茶余饭后,和几个小伙伴们聚在大树底下,一起争论解题思路。这样的场景,对于现在的孩子可能是难以想象的。
慢慢的,我了解了什么是鸡兔同笼;知道了勾股定理;学会了添加辅助线来求阴影部分面积,随着兴趣的增长,信心的建立,我的数学成绩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对于数学难题的钻研也是从未停止,一直延续到初中、高中,直到考上了大学,上的也是数学师范。

因为从陈老师的身上,我深切的感受到了一个好老师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是有多么巨大。时至今日,已经27年过去了,今天我又回到了这里,回到了我们初次相见的地方,虽然你已离我们而去,离开了你奋斗终身的这片热土,但是我始终把您看成是我的标杆,我的明灯,我无时无刻不在努力地成为您!
如今,我想自豪地说:“陈老师,我是戈弋,长大后我就成了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