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荐素质教育的决定》
的精神,我市各大中小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学校艺术教育水平,积极挖掘艺术人才,形成学校艺术特色,从而组建学校艺术工坊,展开校园艺术特色教育,引领学生传承多元文化,发扬艺术精髓。

多年来,我校教学始终遵循叶圣陶“学生第一”教育理念基础上,深入挖掘苏州地方特色文化,全力打造苏式艺术教育。从2010年起,我校铺展实施以传承传统文化为教育理念,将姑苏传统手工艺结合新的材料新的创意融入日常教学中去。2013年我校美术教师宋佳希在美术课堂上开创了一个新的课程——虎头鞋。这项特殊的作业布置下去,引起了学生们的激烈回应,每个年级的孩子都积极参与其中。




现如今,虎头鞋已经成为平直实验小学艺术展示专场的主题之一。每逢周一下午的兴趣课,我校美术教室中总有一群孩子在制作着。剪鞋形、做虎头、贴装饰,宋佳希老师手把手的教中低年级学生选择用色彩亮丽粘土结合综合材料来创新虎鞋;绱鞋底、饰虎身、纳鞋底、包边、绣虎面,我校任教高年级美术学科的张宁老师亲切指导学生穿针引线学习用传统刺绣手艺方法制作非遗款式的虎头鞋,同学们各忙各的,分工明确。

2017年6月10日,苏州教育电视台了解到我校的这项传统艺术课程,专程来校参观并采访了参与制作虎头鞋的师生。

令记者惊讶的是中低年级的孩子在色彩搭配与造型创作时,设计独特而大胆。原来,为了让中低年级的孩子更加熟能生巧的运用缤纷色彩来制作虎鞋,宋老师结合了各个年级段的美术教材,融合了色彩知识于手工制作里,让学生们活学活用。这才呈现出现在这些鲜艳夺目的手工作品。

当记者来到高年级制作区域时,有些惊呆了。一群小“绣娘”中,竟然还有两位男生。最不可思议的要数人称“包边小王子”的湛乐康同学了,别看他身形圆圆胖胖的,手里的动作却是非常的娴熟呢。

张宁老师介绍学生从四年级开始学习简单的针法,到五六年级巩固针法基本功,从纳鞋底开始,一步一步的缝制成完整的刺绣虎鞋,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失败,有受伤,但依旧会不断地坚持缝制下去。



为了让每一位学生感悟苏州传统文化,体验制作与创新的乐趣,在创造与动手的同时,传承吴文化的精神。我校艺术老师们不断的用心挖掘苏州传统文化,开发进课堂中让学生参与并了解更多的苏州传统文化,使学生在每一个环节的学习中都能深入的了解到传统文化的美。今年,我们在原本的课程中增添了俏丽五毒衣和多彩虎头帽等课程,并以校园艺术作品展的形式,让吴郡端午情更加完整的呈现在每一位平直学子的眼前。



苏州,这座滋养平直成长的历史文化名城,以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丰富多彩、形式各样的传统手工艺,吴风古韵,自成风格。我校通过系列课程的设置与研究以传承发展苏式工艺文化,向学生展示苏州优秀的传统手工艺。学制作,享审美,让苏式的传统美浸润着孩子的心灵,濡润着孩子的儒雅之气。感精美的家乡工艺,享精致的“苏式”古韵。让悠久而古朴的苏式传统美陪伴着每一个平直学子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