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在教育行业,大数据也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基于大数据精确学情诊断、个性化学习分析和智能决策支持,大大提升了教育品质,对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治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已逐渐成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必不可少的重要支撑。
在大数据时代,作为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数据挖掘分析的能力是大数据背景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基于学校《大数据时代的学业监测与诊断分析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以及“新时代苏州有效教学研究”项目实施,今天学校邀请了苏州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薛瑾副主任来校指导。
探求数据价值取决于把握数据的人,关键是人的数据智慧。技术本身无法取代人的内在能力。数据不是策略,数据总得再经过分析和处理。由于教师分析数据能力的单一和局限,即便拥有丰富的数据,也可能无法最大程度地挖掘其价值,并得出有效的结论用以指导教学干预。因此,提升教师的数据智慧,可以最大化地利用数据,避免做出肤浅的教学规划方法和反应,对推进大数据在教育中的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学校本学期将开展系列培训,旨在提升教师理解并使用数据的能力。面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平直实小的教师如何把大数据转化成信息、知识,升华为智慧,进而改进教学,是很大的挑战。学校和教师虽然拥有很多数据,但长期以来学校教师扮演的是“数据提供者”,而非“数据使用者”的角色。教师缺乏有效利用和解释信息以帮助决策制定的思路和方法。教师即使利用数据,也主要是单一的考试成绩。随着当今对问责的强调,考试成绩数据更多地被用于判断学校的有效性、管理者和教师的能力。这在某种程度上促使我们越来越感兴趣的是结果,而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深度研究,以发现问题领域并寻求新的解决方案方面无法形成共同动机。
为了应对这种挑战,平直实小需思考:在学校倡导大数据运用的背景下,如何建立持久运作的收集、分析数据并将分析结果转换为教学决策和实践的体系,真正发挥大数据在教育发展中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