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研究 > 课题管理 > 正文

姑苏区学校微项目《依托教育博物馆打造“学校教育第二课堂”》

【来源:教科室 | 发布日期:2018-05-05 】

微项目

名称

依托教育博物馆打造“学校教育第二课堂”

申报

学校

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校

负责人

姓名

司亮

职务/职称

副教导/中小学一级教师

任教学科

英语

学校

平直实小

职务/职称

学校

教师/中小学一级教师

语文

平直实验小学校

王晓玲

教师/中小学一级教师

语文

平直实验小学校

周桂枫

教师/小学二级

语文

平直实验小学校

沈徐苗

教师/中小学一级教师

语文

平直实验小学校

单洁云

教师/中小学一级教师

语文

平直实验小学校

教师/中小学一级教师

语文

平直实验小学校

 

问题描述(描述微项目产生的过程及问题)

苏州作为一个国家级历史名城具有其独特的人文和自然环境。全市的公益性场馆为数众多,设施先进。学生们虽然会利用寒、暑假时间走进场馆,进行参观。但实践的形式单一,学习提升的效果也不明显。如何有效地整合资源,充分利用公益性场馆的专业性、功能性及便利性,更好地落实开展学生的教育活动和实践学习活动,将学校教育的课堂搬到校外,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作为一线德育工作者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研究思路(简要说明微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尝试解决问题的初步设想、途径、方法)

经过深入的调研与考察,我校选取了附近新建的苏州教育博物馆作为“学校教育第二课堂”。希望通过校馆合作,探索学校教育的新模式,真正的让场馆作为学校教育第二课堂,让其成为学习开放的新空间,成为学生“学”、“研”及“实践”的基地,同时在开放的大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和探究意识。最终将学生培养成为真正的“有用之人”让其受馈于社会,并反馈于社会。

我们将与苏州教育博物馆建立共建关系,成立小小讲解员团队并与教育博物馆的专业讲解员们进行结对。通过体验及探究式的学习,经过亲身实践,将教育历史从学生视角,以学生语言进行表达。最终,经过培训达到“上岗”资格的小小讲解员将利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周末及节假日对来访的学生、家长及游客们进行义务讲解。

时序安排(简要描述微项目研究的各阶段时序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17.09-2017.10)校内推选小小讲解员,并成立小小讲解员团队。

第二阶段(2017.11-2018.01)小小讲解员团队与教育博物馆专业讲解员们结对,并开始接受讲解员知识培训。

第三阶段(2018.02-2018.03)小小讲解员团队开展讲解实践活动,并接受专业讲解员们的考核。

第四阶段(2018.04-2018.09)考核合格的小小讲解员们获得上岗证书,并持证上岗进行义务讲解服务。

保障措施(简要说明开展微项目研究将提供的人、财、物保障)

学校德育处指定专人负责监督项目的实施工作,大队辅导员及项目组成员将全程参与活动的实施过程并协助管理好学生的安全工作。学校将与苏州教育博物馆做好人员的安排及衔接工作,聘请专业的讲解员对小小讲解员们进行指导。学校总务部门也将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可能出现的一系列后勤问题做好全力的保障工作,以确保该项目的顺利实施。


上一条:市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知行课程:从“教学体系”到“成长体系”的开发实施研究》

下一条:《叶圣陶“学生第一”教育思想与引导和保护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行动研究》成果鉴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