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项目建设 > 正文

从怎么看到怎么办?——在2019年姑苏区教学质量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稿

【来源: | 发布日期:2019-09-24 】

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不变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质量、检验教师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是反映学生阶段性学习的重要里程碑;是体现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窗口。从20162018连续三年苏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报告我校情况来看,语数英和科学学科的测评结果还算理想,均高于区域和全市平均值。学生基础知识较为扎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成绩的取得,是全校教师兢兢业业的结果,是全体教学管理者精于管理、创新落实的结果。

今年年初为我校更好贯彻“擦亮姑苏教育品牌、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落实好“姑苏区教学高质量工程研讨会”精神,我校提出了“追赶有目标,真抓实干,提高质量”的工作思路。

怎么看?

寻找差距,增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责任心。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存在问题,客观剖析原因,清醒认识我们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以2016~20172018~2019学年度姑苏区学生阶段学样素质绿色达标升级项目监测报告数据看,我校存在不足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我校整体教学质量不均衡。

二是课堂教学效率还比较低效。

三是改革创新的步子还不够大。

怎么办?

强化措施,促进我校教学质量均衡化提高。

这些问题是制约我校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也是提质增效的空间,必须认真研究,逐一破解。

会议要我主题发言的内容是“基于教育大数据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我不否认教育大数据运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育管理水平起到的作用。但,我们目前尚没有成功的教育大数据的研究与实践案例。据说,教育大数据能实现因材施教、能发现教育规律、能支持科学的教育决策。上半年,我校在区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中,四门学科质量均有所提升,主要靠团队的激情和靠科学备测。今天,要我谈“教育大数据催生教学质量提升新形态”,这里我放一段我校运用教育大数据的数字故事

……

借助教育大数据,学校科学、全面地掌握整体学业情况和学生学习短板,大大缩减教师数据统计的工作量,大量的学情数据让教师应对每一个学生个体情况时,做到精准的指导。同时,学校借助分析数据来调整学科教学情况,加强学科优势,补齐学科短板,达到高效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总结我校相关实践经验,主要在以下方面有较突出的应用成效:

一是教师教学的精准性和效率得以提高。

二是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质量得到提升。

三是教师命题水平提升。

四是真正实现家校联动。

五是学校整体把控教学质量,调整教学行为,收效明显。

六是大数据背景下闭环式教学圈得以有效实施与运用。

这一路的探索与实践,我们也要特别感谢华中师范大学的团队对我们的指导与帮助,为我们探寻“运用大数据科学提升教学质量”之路提供了平台。真诚期盼在今后的深度合作中,充分发挥“教育+智库”的战略作用,引领我们进一步加强“教育大数据”应用研究,推动教学质量的再提升。


上一条:开展违规办学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汇报

下一条: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校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正式上线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