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项目建设 > 正文

“箬竹红领巾解说团”申报“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材料

【来源: | 发布日期:2021-02-19 】

一、“箬竹红领巾解说团”的建立

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校。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同苏州市教育博物馆建立共建关系,打造“教育第二课堂”项目,让其成为学习开放的新空间,成为学生“学”、“研”及“实践”的基地。依托“教育第二课堂”这一研究项目,学校建立了“箬竹红领巾解说团”。通过校馆合作,探索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新模式,平直娃在博物馆这个大课堂里,学到了不同于课堂教学的知识,在拓展实践中提升素养,在讲解活动中获取快乐。学校“心平志直”四字校训同竹正直有节、虚心向上等品格特征相吻合,学校致力于营造竹生命特色的生态教育文化,来弘扬竹品质的精神文化,让师生热爱自然和绿色,做具有竹一样品格的人。这就是“箬竹红领巾解说团”成立的文化背景。

二、“箬竹红领巾解说团”的活动内容

2017年“箬竹红领巾解说团”成立。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校与苏州教育博物馆建立了合作机制,设计解说员培训课程。小小解说员在多次参观及多方位了解的基础上,参与实地培训。学校根据每位孩子的性格特点、发展特点、以及自身的成熟度,设计了简单的解说流程分配。通过划分点位,成员们结合《苏州教育博物馆解说词》进行撰稿,形成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解说词。这些富有孩子个性理解的解说词是通过教育博物馆专业解说员的修改,最终形成的。孩子们利用业余时间一次又一次前往教育博物馆,跟着专业解说培训老师,反复听,反复记,反复理解。一个月的基础培训结束后,学校组织成员们一起来到教育博物馆,根据分配的位置,跟随专业解说老师开始实践练习。第二个月,成员们在家长的带领下,只要有空就自己前往教育博物馆进行解说实践练习。俗话说:熟能生巧。经过不懈的努力,解说团的成员们全员通过了由苏州教育博物馆解说员、志愿解说员、平直实小老师和同学组成的考核小组考核。落落大方的仪态,自信满满的表情,绘声绘色的语言获得了教育博物馆工作人员和学校领导、老师的一致肯定。于是,每个周末,每个假期,寒暑假,处处都有他们的身影。6组小小解说员轮番上岗,提供公益志愿解说服务。一次次的历练,让孩子们变得自信果敢;一次次的历练,让孩子们变得热情乐观。从一开始的懵懵懂懂,心怀畏惧,到现在让平直的志愿解说服务时间成为了教育博物馆官方网站上的正式预约时间段,这些成员们付出了许多,但却收获了更多。

三、“箬竹红领巾解说团”的活动成果

“箬竹红领巾解说团”在2018年苏州市优秀社团 “百团大赞”的评比中,获得“苏州市十佳小学生社团”的荣誉称号,并在苏州中学参加了优秀社团展演活动。不仅如此,在2018年“第十三届苏州市阳光团队”的评选中,“箬竹红领巾解说团”又被评为“苏州市十佳阳光团队”“苏州市阳光团队”的荣誉称号。我校还荣获了“苏州市未成年人实践社会实践十佳共建学校”荣誉称号。解说团的成员们也向所有人展示了他们的创新求实,积极向上,热情友善,同时具备公益服务能力的平直娃形象。“箬竹红领巾解说团”团长庞铭怡同学获得了“江苏好少年”“苏州市百名美德少年”荣誉称号,社团成员罗紫茵同学获得2018年“苏州好少年”荣誉称号,社团成员贾一果同学获得2017年“苏州好少年”荣誉称号,社团成员顾许宸同学获得2018年“苏州市阳光少年”荣誉称号,社团成员朱希同学获得2018年“苏州市阳光少年” 荣誉称号。

解说团自成立以来,已陆续招募并培训了近百名小小解说员,为苏州教育博物馆提供了几十次志愿解说服务。截至目前,第二批成员已经招募完毕。现阶段学校设计了“以老带新,点对点培训”的模式,专业解说老师和第一批同学共同为新入选的一批孩子提供培训服务。“箬竹红领巾解说团”的成立和发展,获得了同学们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解说团的活动也先后被《江南时报》“苏州教育”“苏州教育博物馆官网”等媒体报刊多次报道。今后,学校还将继续在 “教育第二课堂”的这一研究项目的基础上,扩大“箬竹红领巾解说团”的解说范围,走进苏州文庙、沧浪亭、苏州丝绸博物馆,苏州碑刻博物馆等场馆,进行义务讲解,提升实践能力。

快乐的平直娃们,在一次次的解说团活动中,收获了苏州教育历史知识,掌握了礼仪与讲解方法,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实践体验,充实自己;服务他人,快乐你我!相信他们的明天会更棒!

 


上一条: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校市品格提升工程项目汇报

下一条: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校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