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发展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必定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2017年我来到平直实小,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规划,在全体平直人的认同下,架构了平直教育教学“微生态圈”。(以“评”定教,改变学校教育微生态的评价)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从关注教研的全过程到运用大数据监测分析。精确定位教育教学薄弱点,助力教育教学的提升。今年,我将重点放在评价策略的实施与研究。因为评价既是收获与反馈的节点,又是新一轮发展的起点,更是如何持续发展的智慧之问。
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才会成就一所学校可持续的发展。2020学年度,平直人聚焦“评价”,因为评价是导向、是激励、更是一种促进。在促进学生全面而多元发展的同时,也改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引导着家长教育方式的转变。《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发布与我们努力方向不谋而合,更加坚定了我们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信心。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校在运用大数据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师教学水平的同时,就如何高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展开探索。建构大数据背景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改善学校原有评价方式实现评价改革。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做简要汇报:
1.构建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数据模型。我们建构和改进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认知”“结果”、校内表现的评价,同时重视“行为”“过程”的评价。改变单一评价主体现象,使评价成为老师、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同时能够更好地实现评价日常化、动态化,清晰、全面地记录每个学生个体的成长,形成“学业水平+综合素质+电子成长档案”的评价体系。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校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从“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和“学业水平”七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基于大数据系统分析,从主观评价转向精准的数字化客观评价,实时反馈动态评价。
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实施策略。全体教师根据学校评价方案,参与组织实施。通过7个模块“N+”个维度实时评价学生发展情况,全面记录学生校内外的成长轨迹,并以此作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定的基本依据。综合素质评定分别按照学期、学年进行阶段性评价,学生毕业时进行总评。学生的所有任课教师则从学生校内表现出发,完成对学生日常行为数据的伴随式采集后,提交相对应的处室分管负责人审核通过。所有通过审核的评价内容,均会予以相应数量的“箬竹币”作为认定。整个评价过程具有写实性、客观性和实时性,公平、公正、公开,学生本人及其家长随时都可以看到评价情况。如有异议,学校将进行调研与处理,并及时组织复评。
学校每学期以主题互动形式激励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成果展示。上半年的“爱心义卖”及下半年的“迎新嘉年华”活动中,学生可以从“爱心银行”提取综合素质评价“箬竹币”并在活动中进行物品的兑换。这样就可以实现“做-评-奖-做”奖励性机制的闭环效应。
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效果。全体教师参与,体现了全员德育理念,改变了以往“要我评”,转变为“我要评”。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多维评价、提升学生发展内驱力。学生日常的文明行为、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都可以在综合素质评价中得以体现,评价数据的数字积累以品格币形式实施反馈,从而实现了评价机制的完整闭环。
二是以评促教,助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综合素质评价平台结合大数据学业采集分析,与学情诊断功能对接,从相关因素着手,为学生学业成绩的变化寻找助力点,依托家校共育,提升学生学业水平。
三是数据汇总、绘制学生成长路线图,呈现学生的成长轨迹。家长通过手机端可以实时查看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情况,家长也会参与学生的综合素质成绩评定,各维度发展情况一目了然。云平台根据记录信息为每个学生生成一份个性化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每个评价维度都会在电子智能化成长档案中得以体现,并以时间轴的形式记录存档,为学生最终成绩提供凭证。
2020注定不平凡。新冠疫情的到来,让原本喧闹的城市变得冷清,让原本热闹的校园变得宁静。疫情让教与学的模式发生了变化!然而,平直实小评价模式的转变恰恰让我们能够以不变应万变。疫情期间是寂寞的,但平直人很欣慰、很温暖。据不完全统计,疫情期间,每天在平台上产生的评价将近百条,整个疫情期间,发生的评价事件涉及到上万人次。因此受到媒体关注,在姑苏晚报上进行了报道,提升了社会美誉度。热闹的大数据综合素质评价平台,让大家仿佛感觉还是在一起。在平台上,我们看到学生参与云运动时挥洒的汗水,看到学生在云课堂学习的渴望眼神,看到亲子阅读的和谐画面,看到老师句句真心的关爱与点评。疫情无情人有情,此时的综合素质评价平台承载着满满的正能量,最大地发挥着评价激励、导向的作用,体现着平直人凝心聚力、共克时艰的决心。平台将平直人紧密团结在一起,拉近了学校与家庭的距离,为家校共育赋能。
经过实践检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建构实现了师生发展、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家校共育的多项共赢,发挥了综合素质评价育人导向与评价引领的双重功能,具有过程性、多元性和实测性等创新点。四年来,平直已经完成了教育教学“微生态圈”架构的完整闭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相信平直人必将在“十四五”起始年再接再厉,凝聚共识,寻找新方向,发展新篇章。